| 道家哲理 | 五玄居士介紹 | | |||
道教為中國固有宗教,經一千多年的推廣及傳布後,分為南方的「天師派」及北方的「全真派」。南派採他力主義,可婚娶、食葷腥、在家修行,即一般所稱之火居士,而台灣的道教便是來自中國南方所盛行之天師派。 五玄堂師承之「靈寶派」,相傳於晉朝始成道家名門,與天師派同為南方道教。五玄堂由祖上傳承至今,已為第九代,據族譜記載,李家於明清二代即為當代知名預測家(國師)。於清末來台後,在日據時代又受政權壓制(日人信佛不信神),因而將原本祭祠之神結合佛教,並且所有祭祀符祿咒法等隱匿為地下活動,紮根至今。 在道教傳布過程中,曾受重大傷害,乃於法術層面上飽受爭議之故。早期道教分為術士派及學術(士)派。學術派(五玄堂即屬此一派別)著眼古代歷史流傳下的四庫全書,乃至基本四書五經、大學、論理等,以研究為主,目的在追本溯源。反之, 派熟練把戲、障眼,易煽動人心者, 稱之為術士。 |
|||
五玄堂目前由五玄居士 - 李老師擔任門派中掌門人,其首席法師之象徵就是臉上的五部鬚。 早年因父親疼愛之故,不願其子繼承家業,因此李老師幼時生活原與一般孩童無異,但九歲時,一場找不出原因的大病,造成李老師任何食物皆無法入口,一旦進食,便全數吐出,頓時暴瘦近十公斤,只能以注射營養劑來維繫生命。同為法師的外公便道:「此子必繼承家業。」從此父親始將所學全數傳授。 與同門師兄弟相較,李老師於修行過程中,父親更加嚴格要求。除需精通五術(山、醫、命、卜、相),熟讀四庫全書、大學、論理及道家各部重要經典,乃至道教的符籙、科教、誦經等修練,而紫微、八字、易卦等,更需萬人以上之實習經驗,方才得以於父親同意下單獨執業。 回想幼年時期接受父親訓練的過程,李老師(五玄居士)笑道:「別的孩子還在玩耍的年紀,我已經開始學習如何從人骨拼湊、斷定此人的人生歷程及性格。」過程之艱辛,可見一般。 |
|||
執業後的李老師,曾有長達十六年多的媒體經驗,於命理節目中與大眾分享如何為人解決問題的自身經驗,其廣博且專業的見解及豐富的教學經驗,廣受各大媒體歡迎並爭相邀請。 |
|||
初與老師接觸時,其態度平易近人且親切有禮,待娓娓道來生平志趣,又顯其對生命之了然與自信,論及社會現象,又顯其獨道見解與犀利之言談風采。 曾有人問道:「老師行何善?」老師笑答:「我非大型慈善機構,只能行小善。」秉持自我理念及「小愛」精神,老師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們及其家人默默為社會付出。 以認養營養午餐,幫助弱勢家庭為例,有人問:「老師行此善對自己有何幫助?」老師回答:「對我沒有幫助,但對這個社會有幫助,因為此善將可無限量擴充。這些小孩,因有無名人士的幫助,使他們可在學校不受歧視下成長,待他們長大有能力後,我相信他們會同樣的回饋於社會。」 |
|||
|